金沙网上赌场_澳门金沙城中心-投注*官网

图片
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民政府办公室 金沙网上赌场印发澳门金沙城中心“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620700144/2022-00014
文号
张政办发〔2022〕102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12-02 15:06:08
是否有效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

《澳门金沙城中心“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5日

目  录

一、现状形势 4

(一)进展与成效 4

(二)面临形势 9

二、总体要求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1

(三)规划目标 11

三、主要任务 13

(一)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 13

(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15

(三)推进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18

(四)充实防灾减灾救灾力量 20

(五)夯实防灾减灾保障基石 22

四、重点工程 24

(一)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24

(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25

(三)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26

(四)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27

(五)基层防灾安全保障工程 29

(六)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31

五、障措施 32

(一)强化组织领导 32

(二)注重规划落实 33

(三)优化要素保障 33

(四)规范评价监督 34

澳门金沙城中心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金沙网上赌场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澳门金沙城中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澳门金沙城中心委办公室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金沙网上赌场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澳门金沙城中心“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规划年限为2021年—2025年。

一、现状形势

(一)进展与成效

“十三五”期间,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我市自然灾害在时空分布、发生强度、损失程度等方面呈现新态势,干旱、暴雨、冰雹、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低温冷冻、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交织频发,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面对复杂严峻的灾害现状,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努力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成功应对了数起严重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市防灾减灾工作逐渐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在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配套、信息管理服务、应急处置能力以及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有力高效,全市各级减灾委综合协调功能全面强化,防灾减灾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职责体系全面建立,特别是2019年国家机构改革以来,顺应改革趋势,注重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金沙网上赌场加快建设全市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金沙网上赌场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迅速调整到位,“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全灾种、大应急”体制在自然灾害防救工作中的优势逐渐显现,与水务、自然资源、地震、气象、交通等部门灾害应急响应联动、灾情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和社会动员等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2.自然灾害应对成效显著。防灾减灾应对有力。2019年以来,成功应对低温冷冻12次、洪涝8次、风雹7次、雪灾2次、沙尘暴4次。森林火灾风险逐步降低,成功构建“四级联动”为一体的森林草原防火模式,森林火灾受害率0.007%,连续五年稳定在最低水平。地震灾害应急得当,有效应对5次中小地震。地质灾害治理成果卓著,全市治理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216处,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1105次,发送短信200余万条,成功避让险情4起。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0%,暴雨、大风等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提前量达到35分钟,1-7天晴雨、气温预报准确率显著提升,网格预报分辨率达5公里。依托实时水雨情信息采集网络,基本实现全市主要河道干流洪水预报全覆盖。

3.防灾基础设施不断充实地震、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监测预警系统不断优化完善,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撤离迅速,有效减少灾害损失。灾情信息管理、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评估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增强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与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建设,全市建有应急避难场所127个,其中,实现四通的应急避难场所30个,达到Ⅱ级的避难场所4个、Ⅲ级的避难场所26个。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显著提高。持续实施公共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确保主要防洪河道、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城市的防洪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

4.防灾减灾保障更加有力。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应急物资预警、购置、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三级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建设工程,形成“中央县区乡镇”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全市省市县三级储备物资库7个,共储备救灾物资57820件,其中,省级37613件,市级11220件,县区8987件。防灾减灾科技支撑平台初步形成,建成地震、地质、水务、气象等部门协同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联动机制,以“一张图”理念全面展示应急管理底数和风险,实时监测、预警、研判,初步实现防抗救网络化管控系统。

5.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更加高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七进”活动。积极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3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2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8所,省级地震科普教育基地1个。

6.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健全各类自然灾害预案,坚持“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修订完善市、县区自然灾害总体预案、部门预案、专项预案,着力构建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信息保障“一张网”初步建立。整合对接六县区重点行业企业信息资源,初步建成视频会议、风险隐患监控、预测预警、应急会商、远程可视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信息管理共享体系。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依托消防救援队组成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在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肃南县4个重点火险县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全市共组建“轻骑兵”前突小队15支343人,志愿消防速报员队伍365支730人。实战演练提素质。强化救援队伍专业培训,将应急演练作为提升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先后开展了省市县不同层级的防汛抗洪、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暨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等综合性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应急演练机制进一步建立。

取得成效和进步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环节上仍注重救灾,防抗救全链条工作体系尚未完全贯通,资源分配不够均衡,跨部门信息共享、灾情会商与发布、灾害损失评估等工作机制有待健全。二是职责上相对分散,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力量分散,基层防灾减灾力量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灾害风险治理整体格局尚未形成,风险等级不清、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三是监测预警信息化,数字化应用不够深入。防灾减灾业务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不够,灾害监测预警设施信息化和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防灾减灾数字化应用场景较少,灾害监测数据未能完全转化为数据资源。四是科技应用能力滞后,核心科技应用较少。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匮乏,防灾减灾科研团队、创新平台、科学装置和实验仪器较少,高质量科研产出不足,技术型、知识型和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澳门金沙城中心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澳门金沙城中心防灾减灾事业必须对接重大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发展需求,准确抓住发展机遇,扎实高效推进防灾减灾高质量发展。

1.“大安全理念对防灾减灾事业提出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闭环管控,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安全格局中全新谋划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新定位,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防灾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防灾安全保障水平提升。

2.“大应急”体系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担当。随着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重构式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格局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防灾减灾工作需要主动融入和全面服务应急管理。

3.“大发展”背景对防灾减灾服务提出新要求。澳门金沙城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都提出更高要求。新型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美丽乡村等新发展行动的实施推进,呼唤更加安全可靠、实用的防灾减灾服务新形态、产品新模式,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需要。

4.“大数据”时代对防灾减灾转型提出新方向。按照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加速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据资源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全面加速。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把握数字化改革脉搏,通过数字赋能和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开辟新方向,加速推进防灾减灾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金沙网上赌场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等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夯实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基础,提升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增强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科技信息支撑,打造高水平智防灾减灾救灾新张掖,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人民至上,持续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减轻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工作,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防抗救全过程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 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灾害管理工作。

3)依法应对,数字支撑。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数字支撑能力和水平。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要求,坚持国家和省政府统筹指导、市县区政府就近指挥。构建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综合集成、多元协同的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现代化体系,打造一体化数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治、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精密智控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高质量防灾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张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基于“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市县区防灾减灾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基本实现防灾减灾数智化运行,防灾减灾主要业务数字化应用实现全覆盖,整体智治水平大幅提升。

——风险防治能力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基本查清,灾害风险识别、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及风险防治的灾害治理体系全面建成,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全面有效提升。

——精密智控水平大幅提高。建成统一的多灾种预警发布和信息管理平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升。建成灾害基础数据库和构建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形成不同灾害应对的数字化场景应用,防灾减灾精密智控水平大幅提高。

——服务保障效能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法规标准和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数字防灾减灾建设成效显著。

具体指标详见表1:

表1  “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主要指标

指标分类

“十三完成

“十四五” 目标

类型

综合指标

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 GDP比例

<1%

<0.9%

预期性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

<1.3

<0.9

预期性

监测预警能力

森林火灾受害率

1%

0.8%

预期性

突发灾害性天气有效预警时间

35分钟

60分钟左右

预期性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

重点地区震后秒级发布

预期性

灾害防御水平

县级以上城市防洪达标率

90%

98

约束性

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率

98

约束性

新建建筑物抗震设防达标率

100%

70%

约束性

综合保障能力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新建20

新建国家级20、省级30

预期性

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率

61

100%

预期性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

<12小时

<10小时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

1.优化工作职责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推进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市县区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综合研究和统筹协调职能,发挥防灾救灾指挥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制度,理顺行业部门自然灾害防治职能,健全行业部门防治工作权责清单。探索制订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考核办法,优化防灾减灾考核指标体系,压实防灾减灾救灾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应对灾害的事权划分,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级责任主体和岗位清单,强化工作过程性成效的量化监督。

2.构建防灾预案体系。建立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统筹协调、高效处置的灾害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强化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及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体系,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流域性洪水调度方案、水利工程控制运用计划、水利工程安全应急管理方案、涉水工程度汛方案等,修订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推进市县区两级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推动预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应急预案电子化全覆盖。修订市、县区、乡镇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所在行政村应急避险工作手册。完善“专项+分灾种”预案无缝对接的全灾种应急预案体系。

3.健全信息管理机制。构建灾害信息统一管理机制,深化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推进“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采集报送和服务发布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加快运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全市应急防灾减灾科技含量,以新科技技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平台,建立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一体化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健全跨部门、跨区域以及军地间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通报共享机制,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完善统一信息发布机制,细化预警信息等级标准及响应措施。

4.完善灾害救助机制。推动市、县区两级政府制定本区域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建立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完善各县区受灾人员救助标准。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探索建立资金直达灾区和项目机制。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捐赠的救灾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的指导。健全市级综合统筹指导、县区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重建工作机制,科学评估灾害损失,健全灾情核查评估机制,探索完善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

(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1.提升灾害风险评估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城市内涝、森林草原火灾和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开展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依托大数据,建立灾害基础数据库,构建灾害风险管理“一揽图”,建成市县区和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和综合防治对策报告成果库。绘制主要河流、主要洪水(风暴)、山洪灾害“风控图”,识别洪水及地质灾害等重要风险源。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及评估,查找地质灾害危险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编制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险防治区划图。按照“省级预报到县区、市级预报到乡镇、县区级预警到村庄”的要求,完善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编制发布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五色图”。

2.开展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完善市县区一体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按照主动防灾、区域减灾、系统治理的思路,针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程度高的重点流域或区域,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差异化综合整治手段,源头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升区域地质灾害安全韧性,探索适合在张掖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重点区域的民居、桥梁隧道、河堤大坝、供电供水、通信、输油气管线、交通设施及生产经营单位等建构筑物结构调查,全面掌握风险要素信息,全面收集获取孕灾环境及其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及历时灾害等方面信息。充分利用已开展的各类普查结果,统筹做好相关信息的补充和新增、更新调查信息。建立全市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形成灾害风险隐患“一张图”。

3.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实施防洪防治工程,加固主要河流干堤工程,优化主要河道防洪工程布局,系统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以加强重大防洪治涝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开展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黑河治理工程,强化县区城市防洪排涝安全,打造快速排涝系统,提升城市防洪安全。加快病险水利工程加固提标,开展中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和塘坝安全动态评估,全面消除直接威胁群众的安全隐患。

4.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实施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全面融入安全发展城市创建,推广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先进抗震技术方法等成果应用以及地震巨灾保险等服务。强化各项重大活动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对地震易发区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等进行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5.提升地质灾害治理风险隐患双控能力。将新发生地质灾害点列入下年度综合治理计划,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引导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山区群众向县城、中心镇村集聚。科学制定避让搬迁项目计划,编制搬迁安置方案,做好搬迁安置点选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确保搬迁安置点安全。到2022年底,完成全市旅游景区、15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人员较集中的92个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隐点的整体性评估。

6.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开展暖区暴雨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制、复杂气流影响以及天气发生发展气候规律研究,着力提升暴雨、强对流天气监测识别能力。开展多波段雷达组网观测及短临预警业务,实现灾害性天气智能监测识别和预报预警。建立逐10分钟空间分辨率0.5-1公里的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业务。抗击大风天气,减少农业损失,发展气象风险预警技术,构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致灾阈值模型,建立并完善沙尘暴、汛期暴雨灾害及次生灾害的成灾模型和致灾阈值指标库,实现汛期暴雨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智能化制作与精准推送。持续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15分钟直达网格传播率90%以上,完善预警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三)推进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1.健全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完善风险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灾害事故监测感知网络。优化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实施已建水文监测站现代化改造,结合工程建设完善水文监测设施,提高重点区域水文监测能力,全面掌握我市出入市际边界水量。完善雨水情监测系统,开展水库雨水情遥测系统全覆盖建设,加密水雨情遥测站点,完善预报调度方案。优化全市测震站网、观测站网建设,提升重点地区震动感知能力和参数获取能力,强化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推动地震监测站网升级换代。加强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密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分类监测。优化气象站点布设,加强气象灾害易发区监测网点建设,全市气象站点平均间距提升至4.5公里,暴雨易发区行政村全覆盖。

2.建设防灾数字基础设施。以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张掖“防灾减灾”为基底,建设防灾数字基础设施。高效构建水利智治“4+N”体系,实现环境感知一张网、数据治理决策支撑,智能协同N应用。构建地震数字化应用模块,形成智能化监测一张网、地震灾害风险一张图、地震服务应急保障一平台和防震减灾科普一个馆的“四个一”数字化场景体系。推进地质灾害数字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风险全过程防控所需的基础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全面升级地质灾害防治智慧平台。将城市气象观测设备纳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依托智慧灯杆等,规划布设微型智能观测设备,基于社会视频资源开展天气智能识别,开展移动气象观测、5G气象观测应用和社会化大数据物联网气象观测,构建智慧城市“气象皮肤”。

3.规范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结合区域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根据灾害特点、人口分布和城乡布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局进一步完善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认定、管理、监督检查和保障工作机制,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各有关县区至少新建1处功能完善、平战结合的大型避灾安置场所,进一步拓展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和避灾安置功能,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应急预案,组织群众开展紧急状态下避灾安置场所运行应急演练,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到2025年完成全市50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改造。

(四)充实防灾减灾救灾力量

1.筑牢专业救援防线。加强综合消防和张掖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综合救援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健全快速调动机制,强化救援人员配置、装备配备、日常训练、后勤保障标准化建设,提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森林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森林防灭火队伍体系,实现森林防灭火队伍标准化建设,提高森林防灭火队伍实战能力。建立空中应急救援队伍,加大直升机等空中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投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引入直升机、无人机等,形成辐射全市的水陆空应急救援网络。深入开展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专项行动,加强市、县区两级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各级应急队伍按规定配置无人机、应急视频通讯、应急车辆等应急装备,加强设备设施的统筹使用和共建共享,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能力,继续加强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人员与群测群防员队伍建设。

2.充实基层防灾力量。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整合消防、民兵、治安等力量,建设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统筹解决乡镇(街道)村社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所需资金,到2025年,全市各乡镇(街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率达到100%,推动村(社区)建设“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基层应急网格化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应急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制定完善网格员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清单,将防汛防灾、森林防火、自然灾害风险排查纳入网格管理日常工作职责。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机制,加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责任人和基层一线干部培训。健全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和综治网格员融合互补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团队。完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推动防灾减灾功能和场景纳入未来社区建设内容,到2025年,创建20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30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支持培育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发展,完善政府购买应急救援服务机制,到2025年完成10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培育。推动全民志愿者服务,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技能培训与管理制度,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有序参与应急救援与服务。加大社会化技术服务机构培育力度,扶持服务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服务机构发展,推进技术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完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鼓励保险公司研发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商业巨灾保险产品,推进防汛防灾、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和重点地震易发区开展巨灾保险制度试点建设。推进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商业财产保险等“扩面、增品、提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灾害风险保障需求。

4.提升公众防灾素养。出台《全民性安全防灾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实施全民安全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防灾科普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利用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谐社区(村)、平安校园、综合减灾社区等载体,以及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普及各类安全和应急避险常识,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思想意识,定期普及民众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企事业单位履行防灾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等社会责任,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灾素养。推进应急安全体验设施建设,依托防灾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科技场馆等场地设施,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应急(防灾)体验设施,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文化礼堂消防、道路交通、防汛防灾等应急安全宣传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系(产品)在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和家庭全覆盖。

(五)夯实防灾减灾保障基石

1.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推进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修订工作,加快以大数据简化制度更迭中的重点法规落地。加强法规规章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建立评估标准,及时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法规完善,围绕数字防灾、基层基础,制定完善数字赋能、城市运行安全、灾害处置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完成《澳门金沙城中心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等规章文件的修订。全面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将普法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完善自然灾害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志愿捐助、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诚信制度和信用记录,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加强防灾管理标准创建,推进防灾减灾管理领域地方标准制修订,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聚焦防灾减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制定企业标准、团体标准。

2.完善物资保障体系。根据区域风险情况和灾情特点,统筹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储备规模和仓储布点,形成以市级储备为核心、县区级储备为支撑、乡镇(街道)储备为基础以及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零星储备为补充的四级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健全实物储备为主,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为补充的储备模式,完善政府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管理制度,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政府采购、调剂调用等机制,推动家庭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和有机更新工作机制,规范应急物资补充、更新标准,制定灾害应急处置期间紧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优化紧急采购流程。加强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提升应急物资综合管理数字化水平, 加强与省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衔接、协同。整合行业应急物资数据库信息,建设综合型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3.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本区域应急产业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开展市级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加强防灾减灾智库建设,健全引智工作机制,打造防灾减灾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队伍,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研究机构,建设1个防灾减灾高端智库,组建防灾减灾专家库。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推动防灾减灾人才纳入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才引进计划,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大力培养防灾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推动形成科技领军人才。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支持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科技转让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加强防灾减灾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建设先进适用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

四、重点工程

(一)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根据国家和省上有关要求,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完成市县区级普查,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库,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自然灾害风险全链条、全周期精准治理。

1.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气象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建立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基础数据库,编制危险性区划图件;地质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建设多级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编制危险性评价图系;水旱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完成暴雨洪水易发区调查分析、水文站网功能评价、中小流域洪水频率图编制等,建立水旱灾害危险性调查数据库;城市内涝致灾调查与评估,建立城市内涝隐患排查数据库,编制灾害风险图;森林火灾致灾调查与评估,建设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编制危险性分级分布图;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编制区域地震构造图、活动断层分布图、场地类别分区图以及市级1:25万和县区1:5万地震危险性图等。

2.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生成全市承灾体数量或经济价值空间分布图、综合减灾资源分布图与综合减灾能力图,建立历史灾害数据集、综合减灾资源(能力)数据库等。

3.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编制各类主要灾害和森林火灾的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方案。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建设市县两级和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

(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对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进行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3年,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房屋设施抗震加固,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1.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对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区的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等开展抗震能力调查、评估、鉴定和加固。科学规划建设应急避灾安置场所,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2.地震小区划探测工程。进行6县区城区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为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新农村抗震改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快澳门金沙城中心境内断裂带探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到2025年,全面消除病险水库,危险堤坝、主要流域基本完成达标建设,黑河防洪能力全面达到100年一遇,防御洪水能力达到200年一遇;干流防洪能力总体上达到20年一遇,部分城区达到50年一遇;城区防涝框架基本形成,涝水外排条件显著改善,排涝能力全面达到50年一遇;在流域性工程共同作用下,全面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现到期工程当年安全鉴定,三年滚动实现水库除险加固存量清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黑河防洪工程。实施黑河防洪,以防范重大风险、全面消除张掖境内病险堤坝为出发点,协同推进安全提标、生态提质、融合提升,丰富黑河“安全+N”融合功能,建设安全可靠、绿色生态、功能综合、运行高效的高等级黑河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境内全流域治理,围绕“上蓄挖潜、空间腾挪,中防提标、功能综合”达标加固等工程,进一步优化防洪工程布局,系统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打造“冲而不垮、漫而不决”的安全屏障。实施流域治理,补齐短板,加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加固江河干堤50公里,筑牢安全可靠的防洪屏障。

2.实施流域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流域“上蓄”潜力,建设骨干河流源头控制性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保民生、兜底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中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加快病险水利工程加固提标,进一步增强流域上游调蓄能力。开展水库安全动态评估,全面消除直接威胁群众安全的中小型水库和塘坝的安全隐患,建设美丽水系。

(四)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全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灾害监测预警设施。

1.水旱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加强水情、旱情监测及预警发布,推行“雨量和水位并行、监测与预报融合”,提高预警时效;绘制主要河流、主要山地洪水“风险一张图”,推动洪水风险图社会化应用;建立重要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

2.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推广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监控系统,建立静动态防火监测体系。启动烟火智能识别、红外线探测、全天候自动值守的“草原森林智眼”数字防火智控系统建设。积极探索无人机巡护等数字化新手段,实现草原森林火情24小时不间断探测和自动报警。

3.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建立全方位、多要素、立体化自然灾害综合观测站网。在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的上游增建监测站点,提高气象监测密度。平均站网间距10-15公里布点,全市需新建气象站点120个左右,其中两要素80个,六要素40个,购置天气现象观测仪2部,称重式降水测量仪2部,GPS火箭探空系统1套。在祁连山区新建毫米波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各1个,开展近地层和中高层大气温湿度和风廓线探测反演,开展综合立体化的天气、气候研究。在黑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区建设多个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开展CO2、H2O土壤碳通量和能量通量等相关要素观测。建设市级遥感数据地面接收、处理与应用系统,具备多种国外卫星和国产卫星的数据接收、处理、存储归档、遥感产品分析制作功能。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等分类分级监测,累计建设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56个,统筹气象、水利等部门雨量监测站数据,加密山区雨量监测站布设。强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明确网格事务和职责,加强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到2023年,建成市级地质灾害风险等级预报系统,建成市县区一体化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升地质灾害自动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监测预警覆盖面,大力研发和推广功能简约、精度适当、运行可靠、成本较低、推广适用性强的普适型专业监测设备,建立覆盖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的自动化专业监测网络。到2025年,完成主城区重点区域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的布局,初步建成以地下水、地面沉降和地质体形变监测为重点的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感知系统,动态监测、展示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变化情况,通过前端监测感知、中端智慧预警、末端应急响应,形成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感知工作闭环。

5.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及信息化专项工程。构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模块,建设覆盖全域的自然灾害重点信息感知网络。

(五)基层防灾安全保障工程

强化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引水灭火”工程建设,夯实防灾减灾基础,提升基础防灾安全保障能力。

1.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 积极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20个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30个甘肃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动防灾减灾功能纳入未来社区建设。

2.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开展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改造工程,到2025年完成全市120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改造,切实提升避灾安置场所的辨识度及管理能力,强化避灾安置场所的服务保障能力和转移安置舒适度。

3.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围绕“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需求,全面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建成1个市级中心库(省级中心分库),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建成6个县区(市)级储备库,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4.“引水灭火”工程建设。夯实“引水灭火”基础设施,配备“引水灭火”新型机具,提升森林草原火情早期处理能力。到2025年,全市建成蓄水池20座,新增储水桶200只,配备高压水泵100台。

5.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工程建设。建成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雪外场试验示范基地1个,新建6个标准化人影作业点,购置6部移动式自动火箭发射系统,购置6辆人影作业皮卡车,建设市县人影作业监控、调度指挥平台。购置飞鸿95(FH-95)增雨(雪)无人机2架(一架装载探测设备,一架装载播撒设备),建成无人机增雨(雪)作业基地1个。新建碘化银燃烧炉9套。在澳门金沙城中心级人影指挥中心新建机房硬件设备1套,人影数据采集存储中心1套,人影数据计算服务中心1套,开发人影作业市县指挥系统。购置人影作业火箭弹1000发、无人机增雨焰条1000条、地面烟炉焰条2000条,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6.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工程。按照国家应急救援中心西北分中心建设布局,建设市应急救援分中心,完善张掖国家航空救援基地建设,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完善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社会化应急工程大队。结合国家应急救援西北分中心建设,合理规划建设立足化工园区、辐射周边、覆盖主要贮存区域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制定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培训选拔、激励评价、紧急征调、政府补偿等工作机制,支持和推动社会救援力量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平战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7.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降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农牧业开发强度,推进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强化湿地生态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实施黑河治理二期工程张掖段项目及黑河张掖城区段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

(六)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1.地震速报网监测工程。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夯实监测基础。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结合省上正在实施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建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张掖信息节点,包含6个基准站、2个基本站、8个一般站、35个预警点和1个市级地震监测预警处理系统和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设地震预警“一张网”,加密地震预警终端布局,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充分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和重点单位、企业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全面提升我市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2.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优化(加密)重点地区、区域地震断层的测震和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实现秒级地震预警,提升地震灾害危险源动态监测能力。按照国家地震监测预警质量管理和标准体系,优化地震监测业务流程,推动地震监测预警业务升级。强化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优化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发挥地震群测群防在震情短临跟踪中的作用。

3.加强地震预报。接入金沙网上赌场_澳门金沙城中心-投注*官网一体化分析会商技术平台,落实震情会商“5+3”制度,健全完善地震预报业务体系。强化地震前兆信息收集、处理,坚持专业地震队伍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科学预测和政府应急管理风险决策相结合,完善片区协作、专家指导、市县会商、视频会商、跨区域会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地震趋势会商研判能力和水平。

五、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区将推进防灾减灾现代化建设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编制本县区的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优化有关部门的防灾减灾管理职能,健全部门协同,将防灾减灾的防治目标、设施分布、示范点数量、储备物资点布置等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和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注重规划落实

按照“多规合一”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与衔接机制,各县区及相关部门要加强防灾减灾重大政策、重点工程项目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推动防灾减灾规划任务内容纳入全域空间治理体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县区制定本级防灾减灾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科学制定计划进度,明确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责任,细化考核内容,明确考评标准,严格组织实施,并纳入部门和政府年度工作考核。

三)优化要素保障

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防灾减灾经费保障机制,各县区按规定把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好对防灾减灾重点工作、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运维和设备更新等保障工作。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入聚集,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多元化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为应对灾害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人才支持。做好防灾减灾重点项目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基层防灾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经费安排。加强防灾减灾项目用地保障,对纳入国家、省级和市级规划的防灾减灾重点工程项目,给予用地优先保障。

四)规范评价监督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完善评估过程。鼓励更多政策评估资源的加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对规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由市应急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2023年组织完成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可适当动态调整本规划,2025年完成规划实施成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绩效的重要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抄送:省应急管理厅,市委办公室,金沙网上赌场_澳门金沙城中心-投注*官网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