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网上赌场_澳门金沙城中心-投注*官网

图片
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民政府办公室金沙网上赌场印发澳门金沙城中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索引号
620700004/2018-95019
文号
张政办发〔2017〕5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17-01-22 17:02:44
是否有效

 

 

 

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民政府办公室

金沙网上赌场印发澳门金沙城中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计划纲要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

现将《澳门金沙城中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计划(2016—2020年)》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澳门金沙城中心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月12日

 

 

澳门金沙城中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计划

(2016—2020年)

 

根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甘肃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实现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围绕“坚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四二’部署,‘六六’战略,加快建设幸福美好金张掖”的基本思路,在“率先在金沙网上赌场_澳门金沙城中心-投注*官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金张掖”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创新、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精准发力、全面跨越,推动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丝绸之路西部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科普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显著发展,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1%,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保证。

——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工作主题,坚持面向基层、服务民生、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参与科学素质工作,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融合。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意识和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和城镇劳动者科学生产生活能力快速提高,城乡居民之间科学素质差距逐步缩小。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社区科普益民服务机制逐步建立,科普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扩大,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政府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大联合、大协作、共推进”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动员激励机制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健全,资源集成和有效利用得到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措施和考评机制不断完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初步形成多渠道、社会化投入机制。科普工作与科研、教育、文化等事业紧密结合,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社会化工作氛围更加浓厚。

三、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育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推动完善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的能力。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普活动有效衔接。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为农村少年供更多接受科技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

措施: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加强对科技教育和探究性学习的监督指导,提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横向配合,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

——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鼓励普通高中探索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的跨学科探究活动。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互动衔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列入教学计划,系统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

——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推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和创业就业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为青年提供将科技创意转化为实体成果的渠道、平台。

——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促进作用,推动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科技教育体系。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广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应急、身心健康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的科技教育资源,开展高校科学营等活动。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青少活动中心、科技博物馆等各类科技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工作,探索科技教育校内外有效衔接的模式,推动实现科技教育活动在所有中小学的全覆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科普教育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推进优质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合理使用微信、互联网。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科普活动,满足青少年对科技、教育信息的个性化需求。面向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阅历、增长见识。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和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开展科技类亲子体验活动,搭建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新平台,提高家长的科学素质。

分工:由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协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民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体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妇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安全等,贯彻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普及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乡村文明等知识和观念。

——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服务现代化。

——着力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的致富能力和生活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妇女和农村留守人群的科学素质,提高其脱贫脱困的能力和水平。

措施: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精准扶贫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我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农业综合服务站(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在农业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专家辅导、举办农村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等方式,促进农村青年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着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女农民队伍。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世界粮食日、健康中国行、乡村舞台、环保科普行动、农村安居宣传、科普之春(冬)等各类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绿色殡葬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健康素养,建设“美丽乡村”和“四化”村庄。

——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将科普设施纳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等建设中,建好用好电子科普宣传栏,提升农村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发挥优秀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科普示范县(区)等创建活动,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加大对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宣传推广力度,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积极推动科普中国语音信息平台在基层普及。大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新农民微视频展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发挥澳门金沙城中心科协微平台、澳门金沙城中心科协网等网络平台和《张掖科普》、《张掖科普报》等期刊杂志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素质。

——加强对薄弱地区的科普精准帮扶。坚持把科技培训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切入点,面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按照省科协“三精五准”(培训内容精、培训时间精、专家队伍精;培训对象准、产业项目准、问题需求准、计划方案准、方法措施准)要求开展精准培训,为贫困村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和创业领路人。组织引导农函大、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广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积极探索“科普+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深入推进“银会合作”工作,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让更多的农技协、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得到支持,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普及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实体创富能力。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科普服务力度。加大科普资源倾斜力度,加强双语科普创作与传播。大力开展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巾帼科技特派员、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组织开展“智爱妈妈”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科学素质。

分工:由市农业局、畜牧局、市科协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体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农科院、市农机局、市水务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引导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围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围绕我市率先全面小康“六大建设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六个着力重点”,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及失业人员的培养培训为重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有培训愿望的劳动者都有机会参加一次相应的职业培训。

——推动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观念的广泛普及,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能力,促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提升。

措施: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健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开展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加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城镇全体劳动者,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岗、定向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创业培训,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提高城镇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避免由于培训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组织参加技能就业培训工程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活动,大力提升职工职业技能。

——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大力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春潮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家政培训、城乡妇女岗位建功评选等活动,将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心理疏导、防灾减灾等作为主要内容,发挥企业、科普机构、科普场馆、科普学校、妇女之家等作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组织开展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促进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助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

——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积极组织参与“大国工匠”、“最美青工”、智慧蓝领、巾帼建功等活动,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释放职工创新潜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分工:由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安监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执政水平、科学治理能力、科学生活素质,大力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科学理论的教育,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开展科技革命、产业升级等前沿科技知识的专题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的培训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更好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措施:

  ——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关部署要求,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在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规划时,突出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训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重点加强对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各级各部门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等的教育培训。

  ——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创新学习渠道和载体,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把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和班次,引导、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手段,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在干部培训教材建设中加强新科技新技能等内容的编写和使用。

——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金沙网上赌场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中,强化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内容。

——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办好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等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活动。做好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培训等工作。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科研场所实地参观学习,鼓励引导领导干部参与科普活动。组织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着力提升广大基层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

——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科技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增加科技宣传版面和时段,用好用活新媒体工具,推广发布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大力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围绕科技创新主题,选树一批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先进典型。

分工: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厅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体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文物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构建科学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和科技教育水平,建成一支优秀科学教师队伍。

  ——完善科技教育课程教材,特别是加强民族语言教材建设,满足不同对象的科技教育和培训需求。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推动科技教育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完善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场所的利用效率,保障科技教育与培训有效实施。

  措施:

——加强科技教育师资培训和研修。加大对科学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科技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实施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完善科技辅导员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科技辅导员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加强各类人群科技教育培训的教材建设。结合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不断更新丰富科技教育培训的教材内容,开设专业课程与科技前沿讲座等。将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防灾减灾、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科学测量等相关科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科技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技教育的教材建设。

——进一步改进科技教育教学方法。加大科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力度。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研究建立符合青少年特点、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体系。

——加强科技教育与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建设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现有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场所,不断提高使用效率。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内容,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学校等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

——健全科教结合、共同推动科技教育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科学教师培训、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有条件的中学科学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加强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推动高校师生广泛树立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分工:由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林业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普及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等知识和观念,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大力提升社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层社区科普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常住人口科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居民科学素质,助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措施:

——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深入开展科普日、科技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以及科技、文化、卫生、安全、健康、环保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气象、防震减灾、燃气用电安全、电梯安全以及社区居民安全技能、老年人急救技能培训等各类应急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面向城镇新居民开展适应城市生活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帮助新居民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大力改善社区科普基础条件。推动基层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在新建及现有的基层服务中心拓展科普功能。建设科普中国语音信息平台,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深入推进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科普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组织和人员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作用,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党员教育、体育健身、文化宣传、卫生健康、食品药品、防灾减灾等各类科普活动。

——促进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居民参与的社区科普新格局。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切实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推动科普示范社区蓬勃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科普示范社区5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0个。激发社会主体参与科普的积极性,面向社区提供多样化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动员驻区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发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科普志愿者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科普活动,发挥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巾帼文明岗以及在社区有影响和号召力人士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科学文化建设,助力和谐社区、美丽社区建设。

  分工:由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市妇联、市科协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体育局、市安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任务:

  ——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推动实现科普理念和科普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行和运营机制等服务模式的创新。

  ——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供给能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科普与艺术、人文有机结合,推出更多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精品,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

  ——提升科技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大幅提升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水平。   

——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落地应用,提升科技传播精准服务水平,满足公众泛在化、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定向、精准推送科普信息。

  措施:

——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在全市主流网站和县区门户网站积极推广科普中国品牌,用好科普中国服务云,引导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分享的科普生态圈,打造科普新格局。继续办好张掖科协网、澳门金沙城中心科协微平台,以科普的内容信息、服务云、传播网络、应用端为核心,推动科普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服务。提倡和鼓励利用电子科普视频、社区电子屏、大型广告屏等多媒体终端传播科学知识。建立完善网络科普内容科学性把关、网络科普传播舆情实时监测机制。深入探索利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科普公共服务新模式,实现科普的倍增效应。

——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公众关切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大力开展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微电影、科普动漫等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创作,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文艺创作。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奖和推介,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

——强化科普传播协作。制定鼓励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的政策措施。引导市、县区主要新闻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支持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适合在电视、广播电台和互联网同步传播的科普作品,增加播放时间和传播频次,办好电视科普频道。鼓励报刊和网站增加科普内容或增设科普专栏,营造全社会学科学的浓厚氛围。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推动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上深度融合,实现包括纸质出版、网络传播、移动终端传播在内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强化科普信息的落地应用。通过科普中国服务云、科普中国V视快递、科普中国e站推送等方式,结合我省推广的科普中国语音信息平台的全覆盖,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落地应用。强化移动端科普推送,支持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鼓励科研机构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和运行有影响力的科普公众号,促进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结合。

  分工: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体育局、市安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农科院、市旅游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文物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增加科普基础设施总量,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提升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实现科普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推进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公众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

  措施: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制订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县区基本建设计划。制定完善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研究建立科普基础设施的评估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加快推进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按照金沙网上赌场_澳门金沙城中心-投注*官网科技馆体系建设目标要求,积极促进市、县(区)实体科技馆建设和改造升级,推进馆校结合,拓展和延伸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功能,大幅提升科技馆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建立完善辐射基层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发挥自然博物馆和专业行业类科技馆等场馆以及中国数字科技馆、甘肃数字科技馆的科普资源集散与服务平台作用。大力推动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科技馆展览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实施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提高科技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加大面向农村青少年的科普设施的扶持力度,积极申报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加强科技场馆、基地等与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联动,拓展科普活动阵地。充分利用线上科普信息,强化现有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

——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我市创建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达到3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突破10家。制定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和动态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类培训基地和文化场所等增加科技教育内容,引导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旅游景区、地震台站、气象观测站等公共设施增强科普教育功能。

——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共享。推动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类设施,探索建立科普合作交流、科普设施共建、科普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探索企业科普资源开发开放有效模式,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车间)或展览馆等,推动建设专门科普场所。切实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积极组织动员高校师生、科技社团及科研院所有关机构开展科普活动。

  分工: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体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市水务局、市农科院、市旅游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

  任务:

  ——积极促进科普产业创新发展,培育科普产业市场,激发社会公众科普创业热情,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的转化,不断提升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科普事业发展。

措施:

——推动科普产品研发、创新和市场培育。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科普产品(服务)研发。依托科普机构、科研机构、产学研中心等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发推广,增强科普产品和服务的原始创新能力。利用科普活动、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科普机构等有利条件,发挥集成效应,通过竞赛、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搭建科普创客空间,支持创客参与科普产品的创新、创造、创业。加大政府购买科普产品(服务)的力度,推动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出版、科普影视、科普动漫、科普玩具、科普游戏、科普旅游等科普产业发展。

  分工:由市科技局、市科协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市文化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安监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市水务局、市农科院、市旅游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文物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任务: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高水平科普人才,壮大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推动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科普人才结构。

——建立完善科普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科普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增强适应现代科普发展的能力。

  措施:

——完善科普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落实我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建设好专职和兼职科普工作队伍,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普人员积极性。

——加强科普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社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作用,搭建科学传播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深入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结合科技教育和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校、科普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培养农村实用科普人才。结合社区科普大讲堂、社区科普大学等各类科普设施和活动,发展壮大社区科普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企业团委、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作用,结合职工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各类科普活动,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

——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推动各级各类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社团组织,开展科普志愿者交流、培训、经验推广等工作。持续开展“大学生暑期科普扶贫实践活动”,总结和推广活动经验,扩大活动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搭建科普志愿活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各类科普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规范记录科普志愿者的服务信息,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老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学生、传媒从业者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科普志愿者动员机制,发展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

  分工: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市科技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牧局、市文化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食药局、市安监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市水务局、市农科院、市旅游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实施和工作安排

  (一)组织领导

  ——市政府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和本实施方案的分工安排,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相关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市科协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日常沟通联络工作,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各县区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十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方案。要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列支专项经费,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提供保障,全面推进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加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落实。

  (二)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共建机制。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与县区政府建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统计工作,客观反映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情况,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适时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第三方评估。

——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

(三)保障条件

  ——政策法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相关文件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完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引导,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长远发展规划,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政策保障。

  ——经费投入。市、县(区)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对科普经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四)进度安排

  ——启动实施。2016年,制定完成“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做好“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动员和宣传工作。省、市、县三级政府间签订“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目标责任书。

  ——深入实施。2017—2020年,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 

——总结评估。2020年,组织开展督查,对“十三五”期间和《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全面评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